top of page

【一分鐘】 三種常見滑音方式

已更新:4月1日


基本上滑音就三種型式


普通滑音,這種可以明顯聽見音頭音尾,且都是正常時值,我覺得較佳例子是 宋冬野 - 斑馬,斑馬 的前奏,可以聽見後段那一顆一顆很乾淨清楚的滑音,就屬於這種。


ree

第二種是裝飾音滑音(Grace note),

又分成,和尾音同拍的倚音(Appoggiatura) 以及裝飾音稍微提早的碎音(Acciaccatura)

正常情況下倚音較常使用,畢竟邏輯上很簡單,就是左右手、腳(拍子)同時發力就可以完成了

若需要多資訊可以參考這個影片 https://youtu.be/pbaL-vmIu3k

ree

最後一種 Glissando,可以低音往高音,也可以高音往低音,此處例子是低往高。

這種滑音不該被聽出音頭(高往低則不該有音尾),動作很像左手先滑,右手再撥弦,總之左手不要固定在某個音上。拍子速度上也較隨意。

ree

其實我個人認為,"不是因為天氣晴朗才愛你",應該是Grace note滑音才對...

當你使用慢速聆聽時,也許第一小節不太明顯,但第二小節的滑音很明顯,音頭沒有等拍子結束就開始動作了。


最後就是,滑音聽起來很細微阿,怎麼判斷才準確呢?我建議,用唱的,當你把音唱的非常慢時,自然就能明白你現在在使用哪一種滑音。另外這些裝飾方式在推弦、垂勾音也是一樣的。記得多唱歌!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